交響情人夢 (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 昨天終於在日本播出最後一集。這部伴隨我們在2006年最後一季的日劇終於畫下休止符,實在令人感到不捨!昨天的最後一集,還獲得著名的日劇網站 (http://drama.chu.jp/06_10/nodame.html) 最高10分的評價!還好明年1月11日起就能看到動畫的のだめ,不過可惜的是看不到玉木宏帥氣的千秋前輩的身影。

 音樂應該是這部日劇最重要的一環,但,其中所有的古典音樂哪一首最令人喜愛?是片頭的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還是片尾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對我而言最最最喜愛的當屬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號鋼琴奏鳴曲!尤其每次一聽到這一段就會想到ミルヒ對千秋說:更有情調、更性感些...那些扭來扭去的話

 spaces分享的是大陸著名的鋼琴家郎朗與葛濟夫指揮基洛夫劇院管弦樂團所演奏的片段,因為我找不到のだめ樂團的版本....郎郎的版本速度較快,斷音較清楚,是正統俄國曲風;不過少了點情調!

nobodyat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總不能一直講印度的壞話,來說說我們唯一一天的旅遊行程吧!Group of Monuments at Mahabalipuram (瑪哈巴利普蘭古蹟群),在1984年登錄為世界 文化遺產,以其獨特的海濱廟宇群而聞名於世。廟宇修建於西元七世紀拉賈斯坦統治時期,展現出的是帕那瓦文化沒落時期的藝術風格。馬哈巴利普蘭遺址由四部分組成:露天的淺浮雕群、有條理分佈的寺廟群、人工建造的洞穴群、和偌特哈斯:著名的阿周那苦行僧石雕和克裏希那廟宇,其中阿周那苦行僧石雕雕刻在一塊巨大的石頭的正面,它描述的是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的恒河流域的神話傳說,石雕的表面清晰的雕有人類最喜歡的自然界的許多動物圖案,以及一些神靈及半神靈人物的神話傳說。
  photo from CRI Online

 我們導遊來自喀什米爾,什麼功課也沒做,對瑪哈巴利普蘭的石雕完全不了解;一到現場他找來當地導遊,由他先用英文介紹,我們導遊在用中文翻給我們聽...翻得又七凌八落,唉~好在我們是參展團,觀光並非重點,大家也不care;再加上一堆小販在旁邊兜售小工藝品,吵死了!可能剛由Angkor回來,看過吳哥的雕刻,實在覺得瑪哈巴利的雕刻......很醜。像上方那個石雕,除了重點的阿周那及一些半神靈外,其他空白的地方皆用"濕婆神"來填滿......這是什麼跟什麼??

nobodyat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也不是所有印度東西都不好吃,印度餅就很好吃。印度餅種類很多:有如台灣印度餐廳提供的烤餅,有口感像麵包的餅,有像可麗餅的餅(內加咖哩餡),也有像葱抓餅的餅。像葱抓餅的餅,其他團員稱它"印度Q餅"。那一餐是在大會舉辦的展商聯誼晚餐吃到的。

 第二天餐展結束,大會在展場外的空地舉行"展商聯誼"晚宴,免費提供無限暢飲的飲料及餐點,現場還演奏像"寶來塢"電影中會聽到的舞曲。我們找好位子先去拿飲料。除了軟性飲料外,也提供當地啤酒、威士忌等。印度的啤酒味道較淡,威士忌味道怪怪的(同桌團員喝後的意見),加上露天的場地實在很熱,大多數的人都選擇啤酒。餐點除了各式咖哩外,還有炸雞、Q餅及一些不知名的東西,現場燈光昏暗,看不懂的東西儘量不碰!

 Q餅真的好吃,口感比台灣的葱抓餅還鬆,沾咖哩也很棒。我與同桌團員聊到這餅真好吃,比台灣的還好吃。團員:那當然,這是純手工,用手抓出的餅比台灣的還細緻。她看我一臉疑惑,又說:就是昨天經過的轉角的攤販所賣的那種。媽呀~噁~~台灣的葱抓餅是用小鏟子抓鬆葱油餅;印度是用10支手指頭抓...昨天在車上看到路邊的攤販抓餅時,我還暗暗決定不吃那種噁心的東西的......誰知他手有沒洗乾淨......印度人都用左手......

nobodyat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個很愛吃咖哩的人,在還沒去印度前我總認為自己應該會很適應這個國家,唉~我實在太天真的。

 咖哩其實不是一種香料的名稱,咖哩對印度人來說,就是「把許多香料混合在一起煮」的意思,有可能是由數種甚至數十種香料所組成。組成咖哩的香料包括有紅辣椒、薑、丁香、肉桂、茴香、小茴香、肉豆蔻、莞荽子、芥末、鼠尾草、黑胡椒,以及咖哩的主色─薑黃粉…等等。由這些香料所混和而成的就統稱為咖哩粉,也因此,每個家庭依其口味及喜好所調出來的咖哩都不一樣。

 在台灣或日本,咖哩的煮法是將食材煮沸後再加入咖哩粉或咖哩塊;印度不是,他們是將所有香料依比例混合,再加入麵粉炒過,再加入食材及其他調味。所以在印度吃咖哩要十分小心,咖哩中的香料如茴香,肉豆蔻等都還忠實的以他們原來的面貌待在咖哩中,咬到就會有喊媽媽的衝動。有一頓晚餐我不小心咬到一片像菜的葉子.....媽呀,頓時希望自己從沒吃過咖哩!

nobodyat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我會這麼討厭印度,其實是有原因的。這次參展團是由手工具公會主辦,行程中包含了"當地五金考察"的行程。我以為會與去年俄羅斯展一樣,到IKEA或類似B&Q的賣場"考察",實則不然。

 抵達Chennai已經是台灣時間凌晨二點,隔天一大早領隊表示展場佈置時間為下午二點,上午時間去當地的五金賣店參觀。搭上遊覽車抵達五金賣店,其實那是個舊市街,一下車便充滿各式各樣怪異的味道。市街路並不大,路邊並沒有排水溝,所有店家把清掃或其他廢水往路上倒,雖然路是柏油路,但卻處處充滿濕濕的積水。不大的路旁被板車與卡車所佔據,使得人能走的路更小了,還得與穿梭的嘟嘟車錯身。路旁趴著的除了狗外還有牛,板車多由牛來拉;早上的板車很多還有小孩在上面,是昨晚就睡在上面嗎?實在不清楚。九點多到這條市集,很多店家才剛開門不久,眼見一群異國臉孔的人經過,都用著奇異的眼光看著我們,好似我們是動物園中的動物們;而我們也用相同的眼光看他們。

 路旁除了五金賣店外,還有一些奇異的店:如假髮店,神像店,果汁吧等。假髮店尤其噁,一堆黑黑的東東掛滿店門口,半夜一定會以為遇鬼了!整個街上充滿了怪異的味道:垃圾味、牲畜味、牲畜的排洩物的味道、咖哩味、髒水味、路旁路人的體臭,最可怕的是路旁傳來印度香的味道,濃郁的香味根本蓋不掉充斥在這街上怪異的味道,反而增添了令人想逃離的衝動。每個人都一直往前走,卻沒人願意停下來進入路旁的五金店參觀;令我不禁想:這算哪門子的考察??

nobodyat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來介紹一下我們參展的城市-清奈:

 舊稱馬德拉斯Madras於1996更名為清奈,塔米爾納德省﹝Tamil Nadu﹞首府,南印度的政治中心,位於印度東海岸、瀕臨孟加拉灣,為印度第四大工商業城市和最大的人工港,也是印度南方的東部門戶,交通位置十分適中,為旅遊南印的最佳起點。深受英國殖民影響,同時卻又是印度傳統社會宗教的據點,現代化的建築與傳統廟宇、西式教堂錯落而立。清奈也是印度的電影工業重鎮與廣告中心,隨處可看見的巨型廣告看板吸引所有人的目光。鄰近的馬利那海灘﹝Marina Beach﹞長達13公里,是世界上第二長的海灘。

nobodyat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的,我過往不好的旅遊經驗與這次印度參展比起來都不算什麼!就連三級貧戶的柬埔寨與印度相比都好太多。

 最近印度觀光局積極在世界各地做"Incredible !ndia"的廣告,其實這個標題下得不錯,對印度很多部份也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不可思議的髒、不可思議的臭、咖哩不可思議的難吃、拉茶不可思議的難喝、就連我們最後一天的觀光行程-Mahabalipuram(瑪哈巴利普藍)的石雕群都不可思議的無聊!

 這麼糟的意見是偏見?是!

nobodyat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棉的微笑或吳哥的微笑,是整個吳哥古蹟的代表,比起翻攪的乳海與跳舞的阿莎拉都來的有名。這個微笑的大佛會令我想到泰國的四面佛,其實在充滿印度神話的吳哥中,這個微笑卻是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佛菩薩。微笑是參照闍耶跋摩七世的面容所雕刻的,在巴揚寺中大大小小的微笑佛頭超過二百多個。當年法國亨利先生在找到吳哥遺蹟時,看到這些在熱帶叢林中微笑的大佛頭不知有何感想?若換做是我,一定又興奮又覺得發毛吧!


 大吳哥城(Angkor Thom)城門。大吳哥城很大,東西一千多公尺,南北約八百公尺,就連護城河都有二百公尺。

nobodyat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參加旅行團中午可以回飯店睡覺的。柬埔寨實在太熱了,中午在完全無陰影遮蔽的古蹟區行動,一定會中暑!所以不論旅行團或自助行,大家中午都會回飯店或洗個澡或睡個覺,下午才有體力繼續爬!

 說到洗澡,不得不提著名的"真臘風土記",由元朝周達觀所著,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專業介紹當年吳哥王朝的著作。只要是研究吳哥窟,不論中外必拜此大作!真臘風土記中有一節提到澡浴,內容實在太生動有趣了:

 這裏實在太熱啦,每天一定要洗很多次澡,不然會昏倒。就算是晚上也要來個一二次。這裏大家都沒浴室澡盆這類的,但每一家都有個池,窮人就二三家合用一個。不分男女皆脫光光下水。長輩晚輩不會一起洗,平輩就沒差啦。但會用左手遮住XX再下水。城中的婦女們每隔幾天就會相約去城外河中洗澡。一到河邊就脫光光下水!聚在河邊動輒數千人,就算大家閨秀也一樣。全都不以為恥,自腳至頭都被看光光。城外的大河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的景色。華裔(旅居吳哥的華人)每到假日,就會跑到河邊來觀看,聽說還有潛入水中偷看的哩!這裏的水常年都是溫熱的,只有在凌晨時微涼,但太陽出來後又變溫了。[白話版]

nobodyat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到吳哥窟的觀光,怎麼能不提及這部家喻戶曉的好萊塢電影。蘿拉小姐為了尋找三角碎片來到柬埔寨的光舞墓,大戰墓中的石像!特效精采令人印象深刻,但充滿神祕氣息的吳哥窟風光也深深吸引了所有觀眾,吳哥的觀光人潮從此不間斷!

 光舞墓的拍攝地點就是塔普倫寺(Ta Prohm Temple)。JayavarmanⅦ年為了紀念母親而興建這座寺廟。十九世紀中葉法國人發現這群廟山之後,即因被樹根莖幹盤結地過份而放棄整修,保持了原始模樣;但是現在崩落毀損的情況相當嚴重。其中有一道長長迴廊,長廊頂端有成列仙女Apsara的浮雕,透露出飄逸浪漫氣息,所以有「舞者長廊」的美譽。


nobodyat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